导语:4月22日卓尼县文化旅游资源推介活动在津举行。
“洮河是你奔腾的血脉,三格毛是你迷人的梳妆,马尾松上刻满了历史,禅定古刹把古雅山川守望......”一曲《美丽卓尼》悠扬的歌声把观众带到了距离现场千里之外的高原藏区。4月22日卓尼县文化旅游资源推介活动在津举行,让这个地处“汉藏走廊”边缘、拥有532年土司历史的“封存秘境”显露真容,受世人瞩目。
推介会现场身穿“三格毛”服饰的藏族姑娘为来宾献上哈达
载歌载舞 赞美家乡——卓尼
雄壮激昂的民族群舞《莎木踏春》
卓尼绚烂的民族服饰在现场惊艳亮相
卓尼县被誉为“藏王故里、洮砚之乡”,它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,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,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过渡带,曾是历史上茶马古道必经之地,也是历史上繁盛如画的甘青重镇。
卓尼是532年土司历史文化的传承地,是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加油站。卓尼杨土司曾历经明、清两朝和中华民国,世袭统治20代,历时532年,是甘肃省沿袭时间最长,管辖地域最广、人口最多、影响最大的藏族土司。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经卓尼杨土司辖区时,卓尼第十九代土司杨积庆抢修栈道、开仓放粮,使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,为红军北上抗日的伟大事业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造就了卓尼人民团结互助、奋发向上的家国情怀。
卓尼还是安多地区藏传佛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。卓尼16座藏传佛教寺院中,以禅定寺最为著名,它的建寺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。卓尼“兄为土司,弟为僧纲”的土司制度,使禅定寺成为了当时卓尼政治、经济、宗教和文化的中心。第十一代土司杨汝松在禅定寺创办了藏经刻印院,所刊印的卓尼版大藏经《甘珠尔》和《丹珠尔》品位之高,更是将卓尼推向了当时的日本、美利坚、英吉利等国外东方学和藏学的学术论坛,从此,禅定寺名扬天下,引起了世人的注目和向往。2012年禅定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卓尼洮砚与广东端砚、安徽歙砚、山西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,是“中国洮砚之乡”。洮砚以其石色碧绿、质坚而细、扣之无声、呵之可出水珠,发墨快而不损毫,贮(zhu)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,宋代书法大师黄庭坚称赞:洮河绿石含风漪(yi),能淬(cui)笔锋利如锥。卓尼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。
地处“汉藏走廊”边缘的卓尼,也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历史文化大观园。“莎木—巴郎鼓舞”是苯教文化的历史艺术再现,2008年,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当地有名的“三格毛儿”服饰,是全藏区保留最完整的藏族古代服饰礼仪的“活化石”,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,2010年,被列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卓尼被称之为“遗落在人间的香巴拉”。卓尼的旅游资源融山、水、林、草于一体,兼惊、险、奇、秀之特征,以“四沟”、“两峡”“两点”为代表,以其多样性、原始性、神秘性著称。大峪沟山雄石奇、水丽林秀,车巴沟风光旖旎、风情浓郁,康多峡壁立千仞、飞瀑如练,九甸峡高峡平湖、巨石相叠。可以说,卓尼是高原的明珠,藏乡的桃源。
在推介会现场,卓尼向天津的父老乡亲发出诚挚的邀请:“欢迎各位带着亲朋好友相约卓尼,相约香巴拉!我们在卓尼等着你!”